以數據行銷為本,邁向AI時代:時昌迷你倉的數碼轉型之道

洞察與創新的新商業格局

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、科技迅速演變的今天,企業若想持續成長,不僅需要以數據驅動的行銷策略作為基礎,更需逐步整合新興技術如人工智能(AI)來提升營運效率與用戶體驗。時昌迷你倉(SC Storage)正是這方面的佼佼者。

2025 年 3 月 29 日,時昌迷你倉創辦人兼行政總裁時景恒先生Dr. Ken Fong 邀請,蒞臨香港理工大學專業進修學院(PolyU SPEED),於「AI 數碼與社交媒體行銷專業證書課程」講授中分享他帶領企業走過數碼轉型的寶貴經驗,深入講解行銷策略、營運優化、品牌管理及 AI 導入等多個實務面。

時昌迷你倉, SC Storage, 數據行銷, AI轉型, 人工智能, 動態定價, 客戶分眾, 廣告歸因模型, Rack & Stack, 數據驅動策略, 品牌信任, 數碼營運, 自助倉營運, 自助倉品牌, 數碼轉型案例, 數據應用, 技術應用, 社交媒體行銷, 個人品牌, 商業洞察


行銷不是推銷,而是理解與共鳴

時昌迷你倉的成功源於他們對「以人為本」的深刻理解。透過大量數據分析,他們能針對不同客戶群體設計專屬的地區化行銷動態定價策略,從而提升轉換率與品牌忠誠度。

時景恒先生提到,很多人以為開迷你倉就像收租一樣簡單,但現實卻是一場精密的算法遊戲。他笑說:「老闆租你時昌迷你倉幾多錢呀?」這句街坊常見問題,其實背後蘊藏了五層價格邏輯:

  1. 根據地區出租率決定折扣多寡,超過 95% 滿倉率的單位要簽 6 個月長約才能租用。
  2. 競爭對手情況透過網站爬蟲與神秘客監察,一旦鄰近對手爆倉就果斷加價,反之則減價吸客。
  3. 客戶類型不同,定價亦不同:公司客長租享折扣,短租裝修客則收正價。
  4. 根據聯絡方式與緊急程度彈性調價,網上預約最平,臨急 walk-in 價格最高。
  5. 倉位稀缺性亦是關鍵,近電梯、有冷氣的 premium 單位自然較貴。

這套動態定價系統展示出時昌迷你倉如何將技術與市場策略結合,打造出細膩且反應靈活的收費機制。

廣告不是燒錢,而是科學投資

許多企業面對行銷預算往往採取「撒網式」策略,但 SC Storage 採用的卻是一套更具邏輯的模型:廣告歸因模型 + Rack & Stack 預算分配法

所謂廣告歸因,是要了解顧客在購買前實際接觸了多少廣告內容。例如:

  • 顧客透過 Google 搜尋看到品牌廣告;
  • 隔幾天後在 Facebook 上再次看到企業廣告建立熟悉感;
  • 最後透過再次 Google 搜尋完成訂單。

如果只把轉換歸功於最後一次點擊,顯然失真。因此 SC Storage 會將最終通路(如搜尋)分配 60% 成效、協助通路(如社交平台)30%、首次發現 10%,這樣的多點歸因模型更能合理分配廣告表現。

搭配而來的 Rack & Stack 策略則會根據渠道的ROILTV(顧客終身價值)排序預算,持續調整廣告配置,實現用一分錢換最大效益的理想。

精準分眾,創造深度價值

時昌迷你倉將客戶區分為五大類型,包括:裝修暫存者、季節性搬倉者、公司存文件者、自僱者與外派人士。針對不同需求設計對應方案,使服務更具彈性、體驗更人性化,亦提升整體顧客留存率。

舉例來說,針對短期裝修客,時昌迷你倉會設計低啟用門檻的優惠包月方案;對於企業客戶則提供長期合約與文件分類儲存服務,甚至設有商業支援熱線,以提高客戶黏性。

邁向AI時代:技術不只是工具,而是營運核心

在導入 AI 技術方面,時景恒先生採取的是審慎而務實的態度。他將 AI 技術整合到日常營運中,包括:

  • 自動生成本地化廣告與文案內容
  • 模擬客服對話作為員工訓練素材
  • 結合倉位使用率與轉化預測進行數據分析
  • 與 CRM 系統串接自動化溝通與服務排程

AI 不僅提升效率,更讓管理層能從資料中洞察趨勢,進一步制定策略。這代表營運層面不再只是後台支援,而是推動企業競爭力的主力引擎之一。

品牌不止利潤,更是責任與信任

企業的價值不僅在於收入,更在於在社群中建立起的信任感。時景恒先生強調,企業須承擔道德責任,尤其在價格透明、品牌形象與對員工福祉方面不容妥協。

他本人亦透過個人品牌建構,與社區建立起更深的情感連結,例如參與地區講座、與中小企交流經營心得,讓品牌不再只是商業符號,而成為一個值得信賴的夥伴。

結語:以數據為本,以技術為翼,向未來飛翔

時昌迷你倉的發展歷程正是新時代企業的縮影:數據是根、AI 是翼、信任是核心。透過數據洞察、技術應用與道德領導,企業不僅能應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,更能打造出具有長遠價值的商業模式。

這是一場從定價邏輯出發的數碼轉型革命,也是一個企業如何融合人性與科技的最佳示範。

Post a Comment

0 Comments